新闻中心

了解岔河大米及最新公司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
【新华日报】洪泽岔河:做足“米”文章 走实振兴路

时间:2024-07-03   访问量:1392

今年年初,“盒马NB·岔河大米”新品发布仪式在上海成功举办,标志着“岔河大米”正式入驻上海盒马。与此同时,长三角地区近200家盒马NB门店也上架了“岔河大米”。

近年来,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紧紧围绕“岔河大米”巧做文章,发挥现代农业“接二连三”作用,拓展稻米上下游产业链和横向产业集群,实现“初加工”向“深加工”的转变。聚焦“岔河大米”品牌打造,注册商标30余件,开发系列文创产品;加大对外宣传推广力度,加快一线城市“岔河大米”直营店布局,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……

来到岔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,只见一袋袋包装精美的大米礼盒被搬上上海来的货车。“随着品牌打响,我们产品的销售十分火爆。”该公司董事长、区人大代表陈洪兵说,目前公司产品不仅畅销南京、苏州等省内城市,还进入河南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上海、北京等省外市场,受到消费者广泛好评。

早在2013年,陈洪兵就创办了岔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。“家乡的水好、土好,十分适合水稻种植,欠缺的只是科学化的种植管理与精细化的市场推广。”陈洪兵说。他带领种植大户不断探索水稻种植新方法,与省农科院合作,积极推广新品种,实行供种、机耕、栽插、水肥管理、病虫害防治等全程社会化跟踪服务,每年为种植户争取180万元补贴。2019年2月,企业所在的东陈村有6500亩土地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基地认证,陈洪兵承担了由此产生的人工、认证等费用。“虽然自己贴点钱,但我认为值得,咱们大米的品牌打响了,群众得到了实惠,公司也得到发展。”

正因为陈洪兵怀着这份“我是人民的代表,就要为群众着想”的坚守,多年来,他坚持示范引领周边农户提升大米品质。运用绿肥轮茬休耕、稻鸭共作和稻虾综合种养模式,促进水稻品种调优栽培,严格遵循有机稻米技术规程;全面推行增施有机肥及磷、钾肥,实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,切实提高肥料、农药利用效率,降低化肥、农药用量,减少面源污染,促进绿色发展。以岔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例,2022年化肥、农药使用量较周边地区分别减少20%、30%左右,基地生态环境明显优化,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提高,2021年检测最高达58.9mg/kg。2023年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,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稻米生产基地2万亩、有机稻米基地2000亩,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13.27万亩。

“一粒米虽小,却能做出乡村振兴大文章。”岔河镇党委书记郭孝洋说。一粒米撬动一个产业,一粒米富裕一方百姓。“岔河大米”品牌有效促进了稻米产业的发展,为全镇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,26个行政村村集体实力普遍较为雄厚,年收入三四百万元,村风民俗向好向善,老百姓的富裕程度更是进一步提高,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.5万元。



上一篇:岔河镇多措并举做好秸秆“两禁”工作

下一篇:江苏淮安:“一粒米”撬动乡村产业兴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商城
返回顶部